首页>>最新发表

从“刘海洋事件”看应试教育

林 子

清华大学电机系的高材生刘海洋,竟将硫酸泼向动物园可爱的黑熊,而他的初衷却只是想试试那些黑熊对硫酸的分辨力。这令人震惊的事件说明我们的学历教育中还存在很大的误区。

清华园是多少莘莘学子日夜向往、多少望子成龙的家长梦寐以求的学府啊。没有出类拔萃的高考成绩,要想进这所全国数一数二的学校是根本不可能的。但高考试卷可以考出一流的学习成绩,却检验不出一流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再高的学历也终究不能替代人格,知识的增加并不意味着人性的丰满,优秀的学业也不等于优良的人格,人格障碍常伴随着高学历,从而造就了病态的天之骄子。有统计指出,大学生中心理亚健康的人数高达30%。象刘海洋这样的独生子女,自幼就享受“小皇帝”的待遇被骄生惯养,从小到大依赖父母生活,在他进大学后才学会骑自行车,甚至他骑车上学的路也要由母亲来指点。照例象他这样的大学生,对于硫酸可能造成的危害不可能不知道,却为何毫无恻隐之心,做出如此凶残之举呢?问题就出在我们的应试教育上,分数这个指挥棒甚至从幼儿园就开始在孩子们头上挥之不去了,再到小学、初中和高中,择校费在不断上涨,分重点班、排名次、请家教……一切都围绕着分数转,却严重忽视了诚实、公正、尊重、同情等最基本的品质的训练。

同情和怜悯心是使个体避免侵犯行为的基本心理品质。在我们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道德教育的同时,让他们学会人类最基本的理性和情感,然后再去追求崇高理想和高深学识,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刘海洋伤熊类似事件的重演。

  (原载2002年3月14日《上海铁道报》第3版)

 

                                                               

首页>>最新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