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最新发表

  

铁路之家出了冠军

                                ■ 林 子
   
2003年10月25日下午,金华市“通和杯”钢琴电视大赛决赛阶段的比赛在金华电视台演播厅举行,身穿宝蓝色长裙的肖琦最后一个出场,她弹奏的肖邦的《叙事曲》,征服了来自北京、上海的音乐专家,担任主评委的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鲍蕙荞女士打出了全场最高分。肖琦最终以总分第一的成绩一举夺得青年组冠军。她的名字通过直播的电视节目信号瞬间传遍了整个金华市。而对于金华的铁路职工来说,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因为她的父母,都是金华站的职工。
    肖琦的父亲肖许莹是金华站办公室的干事,母亲王东风是金华站劳动服务公司的职工。这是一个非常普通的铁路职工家庭。肖许莹从小就喜欢唱歌,王东风少年时学过扬琴,两人都曾做过音乐家的梦。但幸运之神并没有青睐他们,只有将这个美丽的梦寄托在下一代身上。1986年3月的一天,他们抱着3岁的女儿在绵绵春雨中走遍了整个铁路新村,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幼儿园,便无奈地往回走。也许是命运的安排吧,一阵悠悠的钢琴声从远处传来,他们不由自主地寻声而去,好像有一种魔力在前面牵引着他们的脚步。当走到与琴声只有一墙之隔的时候,母亲的脑子里忽地闪过一个念头,转身问女儿:“琦琦,想学琴吗?” 女儿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小小的肖琦怎会知道,正是她这一点头,使爸爸妈妈下定了培养女儿的决心,她也从此踏上了一条追求艺术的艰难之路。几个月后,在铁路新村办班的老师调到杭州工作了,他们又把女儿送到李雪蓉老师家学琴,跟着这位浙江师范大学音乐系的教授一学就是十五年。 
    不是一天,不是一月,不是一年,而是十五年如一日!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学钢琴就是每天都要枯燥单调地重复练习,将曲子弹上几百遍几千遍,就是要比别的孩子少了许多玩耍游戏的时间。而作为她的父母,肖许莹夫妇更是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心血。那时还没有实行五天工作制,每个星期天都要送女儿去老师家学琴,就意味着长年累月没有了休息天。他们放弃了所有的交际和娱乐,把业余时间都花在了女儿和钢琴上。无论风霜雨雪,从不间断。在钢琴还要凭票供应的1987年,夫妇俩将家中的积蓄倾囊而出,辗转托人从兰溪买到了一台5000多元的珠江牌钢琴。可别小看这5000多元,在当时却是他们两个人好几年的收入。
    开始几年,由于孩子太小,不能独立外出,每周一次的钢琴课,他们都要用自行车把女儿送到老师家;因为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父母必须自始至终陪伴着女儿一起听课。那些乐理知识,都是老师先教会大人之后,回家再慢慢地教给女儿。为了让女儿学好五线谱,王东风跑遍了整个金华城,还是找不到乐谱本,只好买来白纸,一张张裁好,用直尺在上面划上一条条线,订成本子,再画上刚刚学会的五线谱,然后把这些“小蝌蚪”一个个地教给女儿。孩子天性爱玩,怎耐得住练琴的寂寞?夫妇俩只有陪在身边督促。多年下来,女儿长高了,琴艺长进了,夫妇俩的音乐知识水平也跟着提高,女儿哪儿弹错了,哪儿弹得不到位,他们都能听出来,并及时纠正。 
    从铁路新村到钢琴老师所在的浙江师范大学有8里多路,最初的几年都是肖许莹夫妇俩轮流用自行车带着孩子去的。1989年冬季的一天,学完琴回家的路上,天下起了小雪。坐在自行车三角架上的肖琦不小心把右脚夹进了车轮。自行车翻倒了,父女两个全都摔倒在地上。因为天寒地冻路上很滑,再加上他们衣服穿得多,过了很长时间,才在过路行人的帮助下艰难地爬起来。此时,父女俩的身上已经积起了一层薄薄的白雪。幸运的是女儿的脚只是擦伤,但肖许莹的右手却因为骨折整整疼了一个多月。
    有好几次,琦琦由于贪玩没有完成练琴的任务,受到老师的批评。母亲生气地说:“你是不是不想学琴了?”小琦琦总是流着泪说:“我要学的。”那天是父亲陪女儿在老师家学习。也许是想着她的洋娃娃,也许是惦记着她的小伙伴,琦琦没有专心练琴,受到了老师的严厉批评,走出老师家后,肖许莹越想越生气,便对女儿说了一声:“你自己走回去!”就扭头骑车走了。当他回到家里时,气已经消了一半,想到6岁的女儿和4公里的路便后悔起来。妻子王东风顾不上埋怨,连忙拉上丈夫去寻找女儿。他们顺着每星期送女儿来回的那条路,一直找到了浙师大,找到了李老师的家里,也没有看见女儿的踪影。琦琦会去哪儿呢?此时的王东风急得真掉眼泪,肖许莹更是万分内疚。“会不会和我们走岔了?会不会去亲戚家了?……”夫妇俩一边商量,一边心急火燎地连忙往回赶,最后终于在肖许莹的姐姐家里找到了肖琦!母女俩顿时抱头痛哭起来。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多少父母都做过儿女成名成家的梦。和肖琦一样学过钢琴的孩子有许许多多,就是同时在李雪蓉教授家里听课的也有好多个,但真正能坚持下来的又有几个呢?因为钢琴艺术必须在孩子牙牙学语阶段就开始学习,这种特殊性决定了真正经受考验的除了孩子自己的毅力之处,还有父母的意志和耐心。在爸爸妈妈的殷切期盼中,在疼爱与严厉交织而成的关爱中,肖琦对钢琴从好奇到厌恶,从憎恨到热爱,从不自觉到自觉,渐渐从单调的重复劳动中找到了艺术的感觉,把枯燥乏味的练习化作一曲美妙的享受。2001年,肖琦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杭州师范学院音乐系钢琴专业,开始把钢琴当作自己的事业来追求。
    虽然上了大学,虽然离开了家,父母的关爱依然是肖琦前进的动力。就在这次钢琴大赛过程中,在初赛、复赛阶段的比赛结束后,当肖琦带着2个第五名的成绩垂头丧气地回到家里时,没有听到一句责备,母亲安慰她,父亲则帮她分析对手的情况,并要她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正是父母的鼓励使肖琦再次鼓起勇气,在决赛中以良好的心态发挥出最佳水平。对于肖琦来说,前面的路还很长很长,但无论走到哪儿,她都将永远行走在父母的牵挂之中。
      

               (原载2003年12月13日《上海铁道》报第4版)

                                                               

首页>>最新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