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诗林网http://www.slin.cn

 

 

            陈慈林作品专辑

 

 无手摄影家  神州第一人

 

    南国的初夏风光旖旎,香港维多利亚港畔的五星级大酒店香格里拉39楼,灯火阑珊。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办、香港旅游协会协办的“留住香港动感一刻”摄影大奖赛颁奖典礼在此举行。来自全国摄影界的近百名精英济济一堂,香港大公报、香港凤凰卫视,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媒体驻港记者也纷纷前来采访。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文化新闻处负责人宣布:“来自浙江的郑龙华先生拍摄的作品《假日里》,荣获业余组金奖,现在请他上台领奖”。当身材瘦小的郑龙华走上主席台时,全场的目光一刹那仿佛都凝固了:只见他右半边脸颊布满疤痕,接获奖证书的双手没有手掌,只有两个光溜溜的肉疙瘩。见多识广的记者们一时间几乎都惊呆了,当凤凰卫视的记者率先把话筒伸到郑龙华面前时,在场的记者如梦方醒,话筒、照相机、摄像机一涌而上,将他团团围住……
    一个没有手掌的残疾人,连生活自理都很困难,他是怎么登上摄影艺术殿堂的?郑龙华以自己的传奇经历,讲述了一个残疾人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自强者的故事。第二天,港岛主要媒体几乎都在显著位置和黄金时间,以“无手摄影家大奖赛夺魁”为题,介绍了郑龙华无手人生亦辉煌的故事。


一、 寒秋季节,不足周岁的郑龙华一头扎进了取暧的火盆中


    1959年深秋季节,地处浙西天目山腹地的临安县(现为临安市)石瑞公社金村已是寒气逼人。小龙华的父亲在部队服役,妈妈一早就和乡亲们一起到十多里路外的山上做工。时近中午,公共食堂开饭的钟声响了。怕去迟了打不到吃的,奶奶把熟睡中不到周岁的小龙华放到床上,盖上一条小被子。怕小孙子冻着,走到门口,她又走回来,把一只取暧的火盆拉到床前,然后匆匆赶向二里地外的食堂。她的这一疏忽造成了郑龙华数十年的苦难。
    小龙华被尿憋醒了,一看奶奶不在,他在床上踢腾起来,一不小心,他竟一头栽进了火盆中……呼啸的山风掩盖了小龙华微弱的哭声,求生的本能使他用稚嫩的双手拼命撑起身体。当打饭回来的奶奶到家时,小龙华的两手和右边脸颊被烤得几乎成了焦炭,奶奶撕心裂肺的呼救声终于惊动了邻居们。 
    看着奄奄一息的小龙华,奶奶痛不欲生,她跪在乡亲们面前:“求求你们看在孩子在部队的父亲面上,救救这可怜的孩子吧”。生产队长老王一把拉起奶奶,大声说:“大虎、二牛,你们再叫几个人,扎几个火把,我们把孩子送到昌化区卫生院去”。
    邻居金阿婆从山上采来一把治烫伤的草药,捣碎后涂在小龙华的伤口上。大虎带着四名小伙子,准备把小龙华送到昌化去。从金村到昌化,要翻七八个山头,有五十多里崎岖的山路。五个精壮的小伙子手执火把,轮流抱着奄奄一息的小龙华,赶往昌化。天渐渐黑了下来,火把只能照几米范围,大山深处不断传来阵阵狼嗥,山风刺骨,大虎、二牛们又饿又累,但他们只有一个念头,尽快赶到昌化,挽救小龙华的生命。
    深夜十二时,他们敲响了医院的大门。“医生,快救救这孩子,他父亲在部队当兵”。值班的张医师解开襁褓一看,倒吸了一口凉气,孩子的两只手掌已看不见手指,右半边脸血肉模糊,微弱的呼吸虽然表示他还活着,但一个未满周岁的孩子,受了这么重的伤,医疗条件简陋的卫生院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小龙华被送到了杭州医治烧伤最好的117医院,当医生们知道这是一名35岁的军人的独生子时,他们表示要尽一切努力挽救小龙华的生命。
    在无菌室抢救了七天七夜,小龙华醒了过来,但尚未脱离生命危险。主治医师方教授对小龙华的父亲说:“孩子的双手腕部以下三度烧伤,已粘连坏死,只有截肢才能挽救他的生命。”小龙华的父亲对医生说:“孩子不能没有手掌,我愿意承担一切后果,但决不同意截肢。”四十多年后的今天,郑龙华还在为父亲当年的决定庆幸,实践证明,保留下来的双“掌”为郑龙华以后的生活和摄影创作奠定了至关重要的基础。六个多月后,小龙华右脸颊带着终生难消的疤痕,双手失去了全部手指,只剩下二只光溜溜的肉球,被母亲接回了家中。回忆往事,郑龙华“庆幸”地说:“幸亏那时还不懂事,因此记忆中没有痛苦和恐惧。”


二、他用没有手指的双“掌”,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地写下“毛主席万岁”五个字


    小龙华在灰色的童年中渐渐长大,第一次感到自己与众不同是在8岁那年。村里的同龄孩子蹦蹦跳跳地去上学,小龙华缠着父亲也要上学。到了学校,孙老师问小龙华:“你会自己吃饭吗?”小龙华摇了摇头;“你会穿衣服吗?”小龙华眼含热泪低下了头,孙老师充满歉意地对小龙华的父亲摇了摇头。
    这是生活对小龙华的第一个打击。回到家里,小龙华拒绝父母再喂饭。连吃饭都不会,怎么去读书?他用两只没有手指的肉球夹住小勺,努力把饭往嘴边送,小勺的柄太滑,一碗饭有大半碗吃不到嘴里,一不小心,“咣当”一声,碗掉到地上碎了。但倔强的小龙华就是饿肚子,也不要大人再喂饭。那年头家里穷,碗摔怕了,爷爷用毛竹做了一只碗,又把一只铜勺的柄弯成九十度,供小龙华专用。这一年的时间里,小龙华艰难地掌握了自己洗脸、穿衣服、吃饭、大小便后系裤带等生活自理技能。
    每天一早,他悄悄跟在小伙伴后面到三里路外的学校,小伙伴们在教室里上课,他在脚底下垫块石头,趴在窗台上偷听,老师教生字,他双“掌”夹根小木棒在沙地上学写。
    第二年开学时,小龙华跟着父亲又来到学校。他当着孙老师的面,用双“掌”捧住衣服,在牙齿的帮助下扣住了钮扣,又在黑板上用没有手指的双“掌”工工整整地写下了“毛主席万岁”五个字。孙老师激动得一把抱住小龙华,收下了这个没有手的学生。
    小龙华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上学机会,他付出了超过常人数倍的艰辛,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从小学二年级开始,一直到高中,郑龙华担任过班长、团支部书记、校团委副书记(书记由老师担任)。
    1976年6月,郑龙华读完了高中。以后的路怎么走?昌化中学的老师们关怀着这个虽然残疾,却又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校领导和班主任经过商量,把郑龙华叫到办公室:“你自己写个申请,学校出面要求把你留校,给你安排一个力所能及的工作。”没想到郑龙华摇了摇头,“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是毛主席的号召,我应该回到家乡去”。第二天一早,郑龙华在校园里第一个贴出了“身残志不残、建设新农村”的决心书。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老师们只能惋惜地看着他回到那偏僻闭塞的小山村。


三、 在一所只有八个学生,却分成三个班的“小学”里,郑龙华当上了“校长”


    农村生活对一个健全人来说,也意味着艰辛,更何况郑龙华没有双手。打稻、锄地、采茶叶,这些对正常人易如反掌的农活,却成了他无法驾驭的难事。大队照顾他到公社水利工地当记工员,每天只给五个工分,折合人民币仅二角钱,养活自己都不成,何谈建设新农村?郑龙华陷入了苦恼中。
    这天,公社王书记来到他面前,问他愿不愿意到孔家山小学当代课老师,每月工资25元。“先要向你说明的是那里条件很艰苦,你要有思想准备。”到了孔家山小学,郑龙华才明白王书记“条件很艰苦”的含义:学校建在海拔800多米的高山上,不通公路不通电;全校只有8名学生,却分成三个年级(复式教学),自己既是全能型的老师,又是“校长”。以前请来的老师呆的时间最长也没超过六个月。
    郑龙华在孔家山一呆就是三年,三年中他以自己的执着和认真,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信任。1979年,公社安排他到中心学校教初中,除担任一个重点班的班主任外,还担任二个班的物理和政治课。
家到学校有好几里地,为了有更多的时间辅导学生,必须学会骑自行车。郑龙华请人教他,许多人都摇头。郑龙华铁心要做的事,谁也挡不住。他租来一辆自行车,用双肘压在龙头上,刚骑上去,“啪”的一声摔了下来,双“手”本能地去支撑,却被砂石磨得血肉模糊,钻心般地刺痛。他把血迹往衣服上一擦,又爬上车去。几个偷偷看着他的学生抹去眼泪,冲上去扶住他的车子,他回头向学生点头致谢,一边使劲向前踏去。在摔了几十跤以后,他终于学会了骑自行车。
    一晃又是四年过去了,这期间,郑龙华担任班主任的班级里,先后有一名学生考取复旦大学,二名考取了浙江大学,还有四名考取了中专。这在地处偏僻的农村中学,也可算是硕果累累了。但许多水平比他差的代课教师都转了正,郑龙华却始终还是个代课教师,原因就因为他是个残疾人,体检不合格。


四、 复旦大学车静光教授的一封来信,为他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改变了郑龙华的一生轨迹


    八十年代初,中国改革的航船开始艰难启程,郑龙华却看不到自己的出路在那里,身为七尺男儿,却无力赡养辛劳一生的父母,甚至连养活自己都成问题。绝望时,他也曾想到过了却此生。但死只需一时的勇气,坚强地活下去,却需要一辈子的勇气,于是他选择了后者。这时,一封来自上海复旦大学的信对他打开了一个崭新世界,改变了他一生的轨迹。信是郑龙华高中时的同桌同学、当时在复旦大学读书的车静光(现为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写来的。信上说:“目前国家改革正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未来几年中,人们的择业观念将会发生巨大变化。根据你的身体条件,恐怕不大可能分配到理想工作。还不如自谋职业,我建议你做一个个体摄影户。你有毅力,又有灵气,这就是事业成功的基础。”收到此信,郑龙华感到不可思议,他给车回信说:“你的建议虽是好意,但离实际情况实在太远。我目前一无资金(购台照相机起码要100多元钱,我目前入不敷出,实无闲钱);二无技术(不怕见笑,到目前为至,我连照相机都没有摸到过);再加上摄影有‘瞬间艺术’之称,我没有双手,怎能胜任此项工作?”
    半个月后,邮递员送来一张包裹单,车静光竟然给郑龙华寄来一架海鸥4B型双镜头照相机。车在信中说:“同窗三年,对兄知之甚深。事在人为,有志者事竟成,今寄上相机一台,盼早传佳音” 。接读来信,郑龙华激动不已。老同学的义举把他逼上了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华山一条路”。
    困难要比想象的更多,海鸥4B照相机的调焦手轮在相机的右侧,有手指的人用三个指头就可以轻松旋动,但对没有手指的郑龙华来说,这就是一个大障碍。他把相机挂在脖子上,两“掌”捧起相机,顶在额头上,用右“掌”使劲磨擦调焦手轮。不一会儿,就磨破了手“掌”的皮肤。常人装胶卷只要一二分钟,他装个胶卷要十多分钟,一不小心,胶卷就“漏光”了,胶卷的冲洗也是困难重重。郑龙华以超人的毅力,经受了几十、上百次的失败,终于拍出了第一张合格的照片。
    在经过了二个多月的“练兵”之后,郑龙华“出山”了。每天一早,他骑车奔波在田间小径,村野山道,串村走户,为从不出门的乡亲们拍照。为了消除他们拿不到照片的顾虑,他采取收到照片满意以后再收钱的办法,很快取得了乡亲们的信任。当他看到从未照过相的乡亲们接过照片后喜悦的神情,郑龙华感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他以能用自己的劳动为乡亲们服务而感到欣慰。1983年,他如愿以偿地领到了临安县第一本个体摄影营业执照。 
走村串户的职业摄影生涯非常艰苦,但他不再一贫如洗。郑龙华并不满足于生活的温饱,他牢记着老同学车静光的话,要把摄影当作事业来做,他萌发了搞艺术摄影的念头。
    临安文化馆摄影干部陈洁,是郑龙华走上艺术摄影道路的领路人。有一次,他到石瑞乡出差,晚上十时多回到招待所,发现郑龙华站在他房间门口,已等了他好几个小时了。陈老师感于他的诚意,破例收下了这个学生。
    有了圈内师友们的指点和交流,郑龙华开始向艺术摄影的殿堂登攀。1984年秋季,上海举办全国性的“即时摄影大赛”,郑龙华跟着老师前去参赛。这是他第一次走出大山,他顾不得欣赏都市繁华的美景,每天奔波在大街小巷,用“第三只眼睛”捕捉着生活中美好的瞬间。这天早晨他来到外滩,发现十多名美院学生面向着黄浦江在写生,初升的阳光照在他们的头和肩膀上,构成了一幅光与影美丽的图画,“咔嚓”一声,郑龙华把这一画面凝固成了永恒。三天后的颁奖仪式上,这幅题为《美景画不完》的作品获全国第一届即时艺术摄影大赛特别荣誉奖,这是郑龙华在艺术摄影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当他登上领奖台,从候波老师手中接过获奖证书时,来自全国的三百多名摄影家纷纷把镜头对准郑龙华。著名摄影家吕厚民对他说:“一个没有双手的残疾人,有勇气追求摄影艺术,在国际上也是罕见的,在国内更是难能可贵,希望你克服困难,继续奋斗,创作出更好的作品来。”
    第一次获奖更激发了郑龙华的创作热情,从此他每年都要抽时间出去采风,几年来皖南山区、东北平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勤奋和悟性使他的作品日趋成熟,先后有20多幅作品在全国各类影赛中获奖,500余幅发表于各类报刊,1998年他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是3000多名会员中唯一没有双手的。1999年入编《中国摄影家大辞典》,他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艺术成就引起了临安县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注,1985年,他调入昌化文化分馆,1989年被正式录用为国家干部,并调入县民政局,筹建县残疾人联合会。


五、 一位温柔的女性不顾世俗的反对,走进了郑龙华的生活,从此用自己柔软的肩膀为他扛起了一方蓝天


    初到残联,真是一穷二白,郑龙华以切肤之痛,为帮助残疾人兄弟姐妹日夜操劳,奔走呼号。在他和残联的帮助下,许多残疾人都得到了自食其力的机会,有的还成了家。但是他自己年已三十多岁,却从来不敢奢望女性的青睐。1992年,一位名叫王彩芳的姑娘不顾世俗的偏见,勇敢地走进了他的生活,从此为他撑起了一片蓝天。
    婚后的王彩芳承担了全部家务活,让丈夫集中精力搞好工作和摄影创作。她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还和母亲一起开了个小卖部,赚点钱支持丈夫搞摄影创作。最近,她以自己的努力,出任了某保险公司的部门经理。
    在作出嫁给郑龙华的决定时,王彩芳是有心理准备的。丈夫走到这一步不容易,一定要支持他搞出名堂来。1994年5月,王彩芳即将临产,郑龙华却接到参加《中国残疾人》杂志社和江浙沪皖鄂五省残联组织的“中国水乡行”摄影比赛的通知。郑龙华当然很想参加这次比赛,但35岁初为人父,当然更应该留在妻子身边。王彩芳却对丈夫说:“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家里有我母亲照顾,你放心去吧。”
    1997年4 月,为迎接香港回归,杭州市摄影家协会组织十多名摄影家赴港采风,郑龙华也接到了通知。但当时他在残联工作,赴港采风要自费7000多元,他每月工资也只有五六百元。又是王彩芳极力劝说,并拿出家中全部积蓄,化一万七千多元为丈夫买了架佳能相机。
    郑龙华带着妻子的厚爱和期望,在香港短短的五天时间里,他不断地按动快门,五天里竟拍完了20多个胶卷,让港岛的美丽一次又一次定格成永恒。在维多利亚公园内,一群天真烂漫戴着小红帽的小朋友在尽情玩耍,在摩天大楼的背景下衬托出生命的灵动和美好。这不正是香港人心稳定、经济繁荣的象征吗?郑龙华情不自禁地按下了快门。这就是本文开头时提到的那幅获得“留住香港动感一刻”金奖的作品《假日里》。当大赛组委会核实获奖作者情况时才知道,获得业余组唯一金奖的作者竟是一位没有双手的摄影家,同时也听说了王彩芳用全部家庭积蓄支持丈夫搞创作的故事。大赛组委会深为感动,破例邀请郑龙华一家到香港领奖、观光。
    郑龙华在担任县(市)残联理事长的十多年中,始终用相机反映残疾人的喜怒哀乐。他拍摄的九组有关残疾人的照片,分别刊登在《中国摄影报》、《浙江日报》、《钱江晚报》、《联谊报》、《都市快报》等报刊上,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残疾人的重视和关心。其中,《心中的画》、《军嫂的故事》(组照)分别获得全国第五届残运会组委会主办的“江浙沪残疾人美术、书法、摄影比赛”一、三等奖,他还被邀请参加了全国第五届残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但他总感觉到用于摄影创作的时间太少。 
    当本文完稿之际,又传来一个好消息,为了让郑龙华集中精力搞摄影创作,临安市委、市府已将他调到了市文联,担任专职摄影干部。我们期待着他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
 
      

                                                                (此文作于2001年5月)

 

 Copyright © 2000-2006 www.slin.cn all rights reserved  诗林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