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诗林网http://www.slin.cn/

 

陈其浩作品专辑

向往大海,向往海钓

 

    向往大海,向往海钓,一如当初意欲暂时躲避纷扰世事,让久被奴役的身心得一放松甚或放逐,而向往江河,向往垂钓那样,买枝5.4M的钓竿,配备一顶太阳帽、一顶太阳伞,兼之一只鱼护及几袋香饵——这身钓鱼行头,只能说是初步的——于双休日的清晨,一声忽哨,三五好友便驾驶着摩托车呼啸而去。

往江河湖泊学习垂钓,是为日后向往海钓的前奏曲,也是为经风雨、见世面,以期钓到更大的鱼儿打下基础。老夫我天生性子急,练习垂钓,一者是如前所述,是为了让疲惫的身心得一休憩;二者是为了磨砺一下急如风雨的性子,与鱼儿较较韧劲与巧劲;三者是想真实感受一下史上那位高人的“志不在鱼”的思想境界,看看能否悟透深蕴其中的精妙的禅机,让几多深奥的人生哲理在虚无飘渺中迎刃而解;四者,归根结蒂,是为了我心中的缪斯,垂钓之集大成者,无非是修身养性,修炼慢功与韧性,讲究刚柔相济,吾性急,刚强有余,柔韧不足,为人处世如此,为文亦如此。以后者而言,往往偏少风花雪月之缠绵,却多慷慨激昂之号角,因而注定我是手持铁板引颈高歌的关东汉子,而不是拿着象牙板吟风弄月的诗人,余弄杂文近30年之为文经历便是明证也。

不过,纵然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人之心志是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或大或小之变化的,我参与垂钓行列,无论是“志在于鱼”,还是“志不在鱼”,其潜移默化的作用都是无法低估的。铁板与象牙板形状不同,攥在何人手中,身份、品位亦迥然也。因鱼而鱼俗了人。近年我参与并研习垂钓术,并非眼睛死盯住活蹦乱跳的鱼儿不放,而是立志学点儿处世不惊的慢功与淡定,待其游刃有余之后,便可以更好的心智与心态,去应付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去更好地为人与为文,尤其是在更高点地做好杂文的同时,也力争多写出一些反映自己真情实感的简洁优美的散文与平和亲切的随笔。若此,垂钓中的刚柔相济,有意或无意中延伸到为人或为文中去,其参与其间的“钓技”,即可谓炉火纯青矣!

诚然,钓鱼的一箭双雕,一开始也非目的明确,目标准确,而是经过三年五载风雨的浸淫而逐渐形成的。从混沌到清净,从模糊到清晰,这是一个质的飞跃过程,也是从开初的不经意中到后来刻意追求中获得的。其道就是在这恍惚中偷偷“钓”来的,就像那若即若离的鱼儿,你遍布香饵,它就是不咬钩,你漫不经心地用血腥的活饵独钓岸边,它却游来与你亲密接触。有心与无意,总是相辅相成的。钓鱼亦然。

这些年,钓鱼的足迹遍布水库、鱼塘、河畔。最初是河畔,手气好时,也能钓回五六斤鱼,但随着无功而返次数的增多,圈子内的人渐渐淡出河畔,之后,更多的是去人工饲养的鱼塘练竿。鱼塘的鱼,俗称傻瓜鱼,要钓它上来,并非难事,但久之,其鱼变警觉了,上钩也就难些;尤其是想钓几尾白鲫鱼,因其常被其它大鱼如鲤鱼、草鱼、鲢鱼赶往塘中央,欲钓之也难。其实,钓鱼如果频频上钩,由于太顺了,了无惊险,也不好玩;倒是那偶尔的咬钩,犹如惊鸿一瞥,才不失为刺激。再者,久久才有鱼儿戏钩,才能真正考验你的耐性与韧性。满载而归是好事,经千难万险而钓回几尾鱼,也不能说收获太小。后者的心得或许比前者要大得多哩!

回顾头尾10年的垂钓经历,竞技水平一直不怎么样,性子倒是因之改观了不少,不时从中悟出的道道,于做人,于为文,均有裨益。钓之久矣,我这个自谓“半个垂钓者”的人,已不满足于小河小鱼塘,久蓄的鸿鹄之志,似乎立马喷薄欲出——此念头就是向往大海,向往海钓!有好几回我蹲于小小的鱼塘边,心儿就飞往那一望无垠的大海,想像着海钓场面的波澜壮阔,想像着海钓者的大气磅礴。我也曾自比小河塘之钓是村妇之所为,小家子气浓厚,充其量是“燕雀”;而海钓则不然,它更像英雄驰骋疆场的壮烈,像骏马叱咤风云的轩昂,亦像骁勇善战的勇士,于波涛滚滚之中,比的是技巧,比的是智慧与勇气,俨然那位顶天立地的硬汉子海明威!呵,海钓就是这样惊心动魄,就是这样令人魂牵梦萦!凡有志于经风雨风世面的钓者,更应像真正的男子汉大丈夫,面朝大海,让海鸥与你作伴,让涛声为你伴奏,让无垠的海域为你展目开颜,让舢板下的湛蓝的水色为你一展身手!小沟壑、小池塘都能陶冶阁下冷静的性情,大江大海不是更能锻炼你强健的体魄和博大的胸怀么!这就是海钓的不同寻常处,也是它引人向往的诱惑之处!

有机会,我这个白面书生也想到大海一试身手,去体会海钓独特的韵味!

2008-8-5

    

(载2008年第9期《海峡钓之乐》月刊《竿舞渔歌》栏头条)

Copyright © 2000-2009 www.slin.cn all rights reserved  诗林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