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诗林网http://www.slin.cn

 

陈其浩作品专辑

艺声人去后

    有些事,过去许久,却挥之不去,令人念念不忘。譬如,张国荣的死。
据无锡新传媒2003年4月17日报道,为一起送哥哥(张国荣)一程,众多歌迷影迷或点烛上香或献歌祭酒,寄托对偶像的怀念。这则文章的标题为:《歌迷影迷惜别“哥哥” 50万人网上追祭张国荣》。迄今,300多天过去,若按以上这个数字作为基数来估算,祭祀张国荣者将不下于1000万。作为一名还称不上大哥大的香港艺人,在他逝世后,海内外有这么多的人自发地追悼他,他如果在天有灵,也应该感到知足了。
    说起来,张国荣的死是不值得效仿的,但其不凡的演技和平实的为人,却颇得公众喜爱及推崇。毫不夸张地讲,其人倘若不是德艺双馨,他生前就不可能有这么好的人缘,死后就更不可能有这么多人去追思他,且这种追思又是发自内心的,其追悼的形式又是泣鬼神的那种。于此,你或许可以发现并证实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值不值得别人敬重和缅怀,并不在于他的地位有多显赫,而在于他的人品。尽管张国荣的人格并不完美(纵然心有千千结,也不应该走轻生这条路呀),但他死后有那么多人为他痛苦和悲伤,也足见民心如镜也。
    于此不妨打个比方,要是这回死的不是受人爱戴的艺人,而是不为民众办好事的高官厚禄者,谁还有这份闲心?谁又有这份爱心?!即令你不得已而身在追悼会上,也只怕是要在心底下痛骂其不仁不义,是个死有余辜的昏官贪官。痛哭与痛骂,一字之差,然相去何其远矣!这人世间,是非曲直,善恶良莠,老百姓心中自有一杆秤,完全用不着靠长官意志或者行政手段来做硬性评判。由此见,人心可鉴,人心不可侮。
    不过,有人不同意这个观点,认为张国荣之死不值得媒体大肆炒作,更不值得“星迷”们“茶饭不思,五内俱焚”。其文标题尤显轻浮——《谁是张国荣?》,尽管此语是正话反说,然其对张国荣之不屑,通篇文章皆可见也。诚然,张国荣之飘逝可以对其死法不屑,但对其人其艺则不必不屑,对众多的哀思者,则更不可轻率地下此不屑之结论。这位杂文家或许没有想到为何有那么多的人要为张国荣的离去而悲伤,其场面之惨烈,其规模之宏大,恐怕不是像其所言的靠媒体的“诗意的炒作”就能够奏效的。什么叫做人心所向,大势所趋?谅憎爱分明的杂文家不会不知道。
    说到底,通过张国荣之死的民间祭奠活动热潮,只要人们稍作思索,就不难看出个中原委:这是平民情结在起作用。一个并非伟大得不得了的艺人死了,竟能引起这么大的轰动,近20年来,大概找不出第二个;这个人的头上并未罩着令人生畏的官衔和炫目的光环,可他却能膺此殊荣,太出乎思想家们的意料了!
    鉴此,前阵子有关张国荣之死的热闹非凡的报道,似乎可以说明我们的新闻记者是有良知的,亦可证明似这种媒体炒作,其基本方向并未出轨。如果说,将这种以事实为依据,以热点作导体的事件报道,是“诗意的炒作”,那么,让它“炒作”一下也未尝不可;更何况,深得人心的张国荣,其短暂的一生,汗水与鲜花并存,可谓不乏诗意。如今,斯人已逝,再让他“诗意”,他谅必不知,知其诗意者,是生着的人。人们用这种张扬的形式追悼一位艺人,并无不妥,用不着卫道士们指桑骂槐。
    在下不是星迷,本不想在此饶舌,偏偏年前见到故作高深的那篇杂文,遂生不平之气,写下这则显然有些过时了的小文,权当对“张国荣现象”作一番粗浅的剖析和小小的“追思”罢。
借用古人的“政声人去后”之诗句,特意为此拙文冠题曰:“艺声人去后”。
                                           2003-5-5写 2004-3-15改

注:(1)《谁是张国荣?》(作者:陈鲁民),载2003年4月29日《重庆晚报》夜雨副刊及同年4月11日《中国青年报》求实篇专栏。
(2)本文于2003年5月5日发表在《重庆晚报》(电子版)评论专栏。今发于此处,略作修改。

 

Copyright © 2000-2008 www.slin.cn all rights reserved  诗林网   版权所有